宁夏银川:村级集体经济筑牢乡村振兴“基座”
2023-02-01 02:37:42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 光明日报通讯员 薛茗文


(相关资料图)

正月里这几天,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常信乡丁北村的大棚里格外热闹,村民们正忙着收割芹菜,包装码齐后,等待装车发往广东、福建、陕西等地。“最多的时候,我们每天向全国各地发送芹菜10多万公斤。”丁北村党支部书记段金国说。

丁北村地势低洼、以盐碱地为主,粮食作物不好种,但却适合西芹生长。于是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引进新品种、改良种植技术,家家户户种上了西芹。段金国又带头成立产销专业合作社,带着农户抱团闯市场。如今,丁北村西芹种植面积近万亩,产值过亿元,“丁北西芹”成为响当当的特色名片。

近年来,银川市坚持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聚焦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产业发展路子不宽、“造血”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支部引领、产业带动、多模式经营发展,探索通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村强民富。截至2022年年底,银川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4.6亿元、较2021年增长15%,全市274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其中超过100万元的村有174个,占比达64%,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强劲有力。

支部引领能人带头

贺兰县金贵村紧邻银川市城区,一直以来村集体将村民土地租赁给企业种植经营,但年年收入不佳,企业资金断链后,村民们的土地流转费也没了着落。

2019年,经历几年亏损后,金贵村决定将土地收回。“搞规模化经营首先得成立合作社。这些年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好,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有种植技术的经营大户也不愿揽这种泼烦事儿。”金贵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强说,我们决定由村党支部牵头领办合作社,村书记担任合作社负责人,归拢闲置土地,争取项目资金,建设设施温棚,种植小麦、青贮玉米和蔬菜。

说干就干!金贵村探索“党支部+农业企业+致富带头人+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农业企业入驻经营,引导致富带头人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大家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500栋设施温棚全部租赁给了村民种植。“有村党支部带头、致富带头人引领,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跨入了‘百万’方阵,2022年达137万元,家底越来越厚了。”刘志强说。

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是群众致富路上的“主心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向不明、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归根到底在于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为此,我们全面加强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的领导,将支部建在产业链、把党员聚在产业端,想方设法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优势。”银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锦浩说。

在银川,许多像金贵村这样的村子通过村党支部引导领办创办、带头入股产业合作社,吸纳农户就业增收,推动产业链上兴集体、富农民,涌现出不少经济强村。

银川市还大力实施农村“四个一批”进班子计划,注重从群众口碑好、带富能力强的致富能人、企业法人和外出经商返乡人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先后引进1091名优秀能人到村工作,全市超过60%的村党组织书记是致富能手,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中进行示范带动,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潜力,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

做好“特”字大文章

“贺兰山下国道边,有个村子叫昊苑,葡萄园区连成片,鲜食酿酒两不偏,村民酒庄去赚钱,户户致富心里甜……”在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人人都会这个顺口溜。

昊苑村是贺兰山下的自主移民村,20年前这里飞沙走石、土地荒芜。“那时候根本没有像样的产业,集体经济也是空壳。”昊苑村党支部书记曹东旭告诉记者,2011年,宁夏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对昊苑村是一个转机。因处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核心位置,随着周边酒庄陆续破土动工,村党支部成立劳务输出协会,与酒庄挨个对接,为村民寻找就业岗位。眼看着葡萄酒产业越来越旺,村党支部又动员村民将土地流转给酒庄,统一经营管理,如今村子有17座各具特色的酒庄,慕“酒”而来的游客还带动了昊苑村发展乡村旅游。

“我们利用周边镇北堡西部影城、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将葡萄酒产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打造特色民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致富,昊苑村现在是远近闻名的‘亿元村’了。”曹东旭说。

“特”字诀,成为银川市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于优势特色产业链上谋划集体经济项目,以产业化引领带动村集体经济品牌化发展,2018年以来,银川市共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扶持项目213个,该市财政每年配套不低于10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组织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全市村集体收入年均增加近2300万元,还打造了“上滩韭菜”“莎妃蜜瓜”等村集体经济特色名片。

多种经营模式齐“上阵”

在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村民们过年的心情比大棚里的瓜还“甜”。“年前,我们盘完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账,经营性收入破了400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我们自主经营种西瓜还真是走对了。”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党支部书记汪立明一脸喜滋滋。

以前,因市场意识落后、管理方式粗放,沙坝头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过度依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简单将资源资金打包出租,联农带农成效不明显。2022年,沙坝头村“两委”决定探索自主经营模式发展集体经济,村集体流转300多亩土地,整合项目资金,种植“麒麟西瓜”,并带动村民一起种植,共同增收。

“育苗、定植、采收、销售等每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搞不好老百姓多年的积蓄可就打水漂了。村干部白天搭棚育苗,晚上就睡田间帐篷,谁都不敢大意,终于获得了大丰收。”汪立明说,西瓜成熟后,村干部又从“瓜农”变身“瓜贩”,跑前跑后谈订单、拉运输,最终卖出了5元1斤的好价钱,带动村民增收6000余万元。

沙坝头村的自主经营模式是银川市探索新型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的一个缩影。银川市聚焦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单一、发展后劲不足、“造血”能力欠缺等问题,构建多元经济发展模式。鼓励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村转变观念,大胆开展自主经营,创办产销合作、社会化服务等经济组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劳务输出、物流配送等特色产业,推动村集体增收从“输血”向“造血”有效转型。2022年全市60多个村试点开展自主经营,其中超过一半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

自主经营模式带来集体经济增长红利,而“抱团发展”又给村集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金凤区良田镇光明村、植物园村和顺新村相邻,产业优势相似,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好地壮大村集体经济,良田镇党委决定在三个村实施“三村联动”育苗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组织联建、工作联动、产业联营、市场经营的“多村一体”发展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发展产业上万亩,稳定务工130余人、年增收400余万元,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加6万元。

银川市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党支部+一带三变”和联合经营抱团发展等模式,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聚合辐射作用,推动联村共建、优势互补、组团发展,目前已形成“村村”“村企”等抱团发展联盟50余个,带动60余个村实现集体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01日 03版)

猜你喜欢